第10节_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
笔趣阁 > 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> 第10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节

  张二熟练地指着报纸的某个地方道:“这篇是我们掌柜新收的话本,叫做《鸠占鹊巢:真假少爷难分辨》。”

  “您刚才不是嫌三柳先生的《樵夫》写得太短了嘛,这篇新话本就很长,我听掌柜的说会是《樵夫》的三倍!我们东家决定了,往后‘柳州小报’上,会把最好的那些话本都印上去,今天是第一次印。”

  “刘少爷您是第一个看到的客人呢!”

  “《鸠占鹊巢:真假少爷难分辨》?”刘昌淼捧着那张小报,一字一句地将超长书名读了一遍,然后再把傅文钰写的笔名念了出来。

  “馒头两文一个?”

  “这名字,好生古怪。”

  刘昌淼吐槽道:“仿着三柳先生取名的人我见得多了,比如一柳先生、三石先生,但给自己取‘馒头两文一个’这样的名,我还是第一次见。”

  “难道他穷得连馒头都吃不起了?”

  “哈哈,这小的就不知道了。”张二干笑了两声,然后解释:“这是一位新人,他把话本送来的时候,小的有幸看过,绝对是这个。”

  他竖起了大拇指,毫不吝啬地夸奖,“小的觉得,这篇话本哪怕是跟三柳先生的《樵夫》相比,那也不逊色什么的。”

  “我们东家说了,今天的小报免费送,不收钱。”

  “刘少爷,小的给您包一份?”

  “那就包起来吧。”刘昌淼随意地说道,因为不是三柳先生的话本,所以他也没有马上看的心思,让小厮接过张二打包好的一摞话本,付完钱后就回家了。

  刘府在整个柳州城内,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府邸了,主要原因是因为刘家乃书香门第,家资不薄,而且刘少爷的亲爹刘举人有功名在身,是知州的座上宾。

  刘昌淼回到家后,先是去见了刘老太太、刘太太等人,然后再出门和一些知道他回来了的朋友们聚了一下,等太阳下山之后,才不太高兴地回来。

  “少爷,厨房新做了点心,您可要再用一些?”小厮殷勤地问道。

  “不吃,气都气饱了,那孙大头真是欺人太甚!以后有他的地方,我都不去了!”刘昌淼郁闷地坐下,狠狠地给自己灌了一杯水。

  “把那些话本拿来。”

  他心情不好的时候,就喜欢沉浸在话本的世界里,对于这一点小厮们早就习惯了,话音刚落就有一摞话本呈了上来。

  刘昌淼一一翻看,边看边吐槽。

  “写得好,就应该这样,冲上去打他一拳!”

  “这什么垃圾,除了写歪诗,就不会别的了吗?”

  “这个好看,就是太短。”

  ……

  看着看着,等蜡烛燃起的时候,这次买回来的十七八本话本,已经被刘昌淼囫囵吞枣般看完了。除了三四本被他赞了几句外,其他的都被贬了一通,尤其是孙秀才的大作《东厢记》,刘昌淼看到一半就扔地上了,还冲上去踩了一脚。

  “留娘子在家,然后进京赶考,偶遇了公主?”

  “那公主是瞎了眼吗?居然看上这种人,一个除了作诗什么都不会,他身上穿的衣服还是他娘子做的。”

  “吃软饭的烂人!不要脸!”

  如此骂了一通之后,刘昌淼的心情才平静下来。

  然后他随手拿起了最后一份,也就是张二附赠的‘柳州小报’。

  他先是仔细看了小报上的街头趣闻、店铺广告等,对于后者还惊讶地小声嘀咕了几句,大意是以前怎么没见过,这家店真的有这么好吃吗,明天得去尝尝云云。最后,他熟练地略过诗词歌赋以及科举文章,目光落到了张二提到的那一篇话本上。

  “换子?有意思。”

  “王富贵、张狗剩、王家富、张家穷……”

  “这个老嬷嬷真可恶,还有王家的人也太蠢了吧,居然认不出自家人。这样的人活该被骗,张狗剩真可怜。”

  “咦,怎么没有了?”

  刘少爷正看到兴起的时候,但后续却没有了,他顿时难以置信地将纸翻得哗啦作响,发现还真是没有了,这篇话本就停留在了被换到张家的张狗剩哇哇大哭,但张家人全都不予理会,张家大姐还偷偷掐他上面。

  ……居然停在了这?

  这一天,和刘少爷同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。

  因为这期的柳州小报属于加印,而且是免费赠送,所以不但老读者们看到了,新读者也有不少。尤其是那些茶楼、瓦舍等,他们本来便会买一些放在楼内供人观看,免费赠送后只要是识字的,基本人手一张。

  在话本普遍还停留在几万字的当下,读者们是没有‘连载’概念的。他们一买就是一本,一看就全部看完。哪怕是那些篇幅较长,分了上下本的,也会一起印出来,所以只有买不起,不会看不到。

  也因此,在看完傅文钰的话本之后,许多人便心生诧异。

  “咦,怎么没有了?”

  还有人招手找来了店小二,以点菜的口吻道:“小二,这个什么柳州小报,再给我来一份!”

  “就要后面那一份啊,别拿错了。”

  店小二一脸为难,“呃,客官,这已经是最后一份了,今早刚送来的,还热乎着呢。要不小的给您拿前面那份?”

  前面那份代表着什么客人还是知道的,顿时就是一阵不满,“你是说没有了?不会是这个什么话本还没写完吧?”

  “怎会如此?!”

  骂骂咧咧了一阵之后,那人又不甘心地问了一句,“咳,那什么,你们这小报几天印一次啊?明天有没有?在哪里可以买啊?”

  “什么?!五天一份!”

  “怎么这么慢,赶紧催他们写啊!”

  店小二:“……”

  他擦了把头上的汗,心知这样的客人是不能跟他讲道理的,于是忙道:“是是是,小的马上就让人去催,马上就去。”

  等下了楼,他略一思索就找到了掌柜,小声道:“掌柜,今日有几位客人都问起了柳州小报上的新话本……”

  他把事情说了一遍,重点讲述客人们对没有看到后续的不满。

  掌柜的今天也不是第一次听到店里的伙计这么说了,他沉吟了一会儿后道:“唔,那去和开元书坊说一声,让他们下次多送些来。”

  五文钱一份,也不算贵。

  买回来后除了几份会放在茶楼里给熟客传阅之外,也会往外卖,毕竟有的客人也会想自己单要一份的,所以这买卖亏不了。更别说买得多了,书坊那边还会给低价。

  掌柜的越想越觉得可行,于是吩咐伙计们,让他们再遇到客人问起的时候,就说五天之后,他们茶楼会有更多的‘柳州小报’,想必到时会多几名客官。

  第12章

  傅文钰是在家里看到那份柳州小报的。

  和现代字字分明,并且排版好看,有图有画的报纸不一样,这份古代版的报纸不但纸张更小,而且上面的字也更大,内容更是少了许多。

  比如傅文钰最关注的话本,上面就只有三篇。

  一篇是他也很喜欢的《樵夫》,作者是三柳先生。另外一篇傅文钰也有几分眼熟,貌似是那天在开元书坊翻看过的《东厢记》。一本讲大家闺秀典卖嫁妆供夫婿科举,然后在夫婿考中状元后病逝,然后夫婿成为驸马的话本子,作者是一个叫做‘孙秀才’的人,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笔名还是本人就是一个有功名的秀才。

  最后一篇就是傅文钰的《鸠占鹊巢:真假少爷难分辨》了,至于报纸上的其他地方,除了惯例的诗词歌赋外,还印了一些店铺的名称以及简略的介绍。

  比如最显眼的地方,印的就是一家叫做‘富贵酒楼’的饭店。

  写的人非常懂得食客的心理,将酒楼的招牌菜和味道都印了上去。比如和羊有关的菜肴就有十多种,如‘羊蹄笋’、‘酒蒸羊’、‘五味杏酪羊’等等,如果不喜欢吃羊肉,那也有‘蟹酿橙’、‘笋蒸鹅’等各式鸡鸭鱼肉可以选择。

  它们或酥香、或鲜美、或香气浓郁,让人看着就流口水。

  傅文钰艰难地移开了目光,他觉得出孝后,一定要和家人去这家酒楼尝尝鲜,让小二把每样招牌菜都上一份。

  现在他还是专心看话本吧。

  印在报纸上的三篇话本都只有一个开头,每篇大概三千字左右。其他两篇进度稍快,但他的那篇,三千字只讲完了张嬷嬷换子。

  送报纸来的是伙计张

  丽嘉

  二。

  他不但把报纸送来,还给傅文钰带了一堆东西。

  “文钰,这三十两是我们东家给的谢礼,谢你给他出了这个‘连载’和‘广告’的主意。其他东西有些是东家给的,有些则是我叔安排的。我叔说了,你的那个‘广告’的主意真不错,我们东家把自家酒楼的好菜都写在了报纸上,结果真的有很多人上门。”

  “所以现在谁家的铺子想要被印在报纸上,让全州十二县的人都知道,得给柳州小报的人一笔银子呢,他们都很欢喜。”

  傅文钰没想到还有三十两的意外之喜。

  他高兴地把银票收了起来,但听张二这话,他们东家是没把正在‘连载’的这几本话本放在眼里,目光都停留在能带来客人的‘广告’上了。

  这不奇怪。

  开元书坊的东家,只是还没有领悟到连载文的魅力罢了。

  傅文钰没再对柳州小报发表什么意见,他把自己修改好的两万字拿了出来,对张二道:“张二哥,你正好过来了,那我就把接下来的稿子给你吧。我现在写到了关键部分,再给我半个月左右就能写完了。”

  他给张二的是二次修改后的,剧情正好进展到王富贵打死人那部分。

  两次的稿子加起来一共是四万字,按照目前五天印一次,一次三千余字的速度,这四万稿子够他们用两个月了。等过段时间傅文钰把《真假少爷》这篇话本写完,就可以拿去印刷成本,抢在报纸发大结局之前卖出去,到时候肯定会有想提前看结局的读者前来购买的。报纸流传得越广,这些人就会越多。

  那傅文钰的目的就达成了。

  毕竟在没有站的古代,作者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,只能靠卖书,书卖得越多分到的稿费也就越多。

  张二就没想这么多了,他得知傅文钰又写了新内容,顿时喜出望外。“文钰,快给我看看。”他伸手接过稿子,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,看到精彩之处,不由得拍案叫绝。

  “好!”

  “文钰你写得太好了!”

  “我跟你说啊,你的这个话本好多人喜欢。我们东家按照你的意见,将话本分开,隔几天就印一章,现在已经有人上门来买了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忽地压低声音,神秘兮兮地道:“刘少爷你听说过吧?就是我们柳州城有名的‘刘纨绔’啊,他爹是举人的那个。”

  这个人傅文钰知道。

  “我知道,以前我们家还在城里住的时候,听说过他。”

  毕竟一连死了四个未婚妻的人还是很少见的,听说他的第四任未婚妻落水身亡之后,从此全柳州的媒婆,见了他都绕道走。这位‘刘纨绔’和陈地主家的那位傻儿子,在柳州的相亲市场上,让人避之唯恐不及。

  见傅文钰听说过刘少爷的名字,张二也就不多做介绍,而是道:“刘少爷很喜欢你写的话本,第二天就让人来问后面的部分呢。”

  “听说没写完,他还不太高兴。”

  “文钰,你赶紧写,多写点。”张二伸手拍了拍傅文钰的肩膀,鼓励道:“我听我叔说,已经有书贩来问小报的事了,然后城里的那些茶楼瓦舍,也让我们多送几份过去呢,说是他们的客人很喜欢。”

  “我叔说等以后小报卖得多了,还会给你分银子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